|
南京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正式立法 2019年5月1日实施南京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正式立法 2019年5月1日实施 资讯中心 发布于 2019-01-31 12:37:55 (2018年12月21日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019年1月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第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 第四章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 能源消耗及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第二节 机动车船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节 扬尘大气污染防治 第四节 其他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章 重污染天气应对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 第二节 机动车船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十六条 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鼓励公众使用非机动车和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机动车。 限制使用高排放船舶,推广使用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船舶。推进船舶更新升级,鼓励淘汰老旧船舶。 第三十七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行驶的机动车不得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不得排放黑烟等明显可视污染物。市人民政府可以对排放黑烟等明显可视污染物的机动车采取限制行驶区域等排气污染防治措施。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现场监测、摄像拍照、遥感监测等方式,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监督抽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重型柴油车应当安装尾气排放在线监控装置并保证正常运行。 第三十八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网上信息平台,将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名称、类别、数量、污染物排放等信息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并对外公布。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时报送相关信息。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制发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标识。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应当安装尾气排放在线监控装置和电子定位系统并保证正常运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采用电子标签、电子围栏、排气监控等技术手段予以实时监控。 第三十九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得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不得排放黑烟等明显可视污染物。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明确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在采购设备或者机械时,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市政工程机械、企业内部机械、港口码头作业机械等满足本市执行的排放标准,优先使用清洁能源机械。 第七十条 本条例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2004年11月24日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同时废止。 |